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經歷,帶給我的都是不同的感受,但同一時間段里重復的工作學習,也讓我不斷總結、積累,并推陳出新,有了屬于自己的理解。
通過這一年來的經歷,我相信其他同事也和我一樣有過辛酸,有過淚水,也有過漸漸融入一個團隊的喜悅。我認為在來到項目以后對歸屬感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我們的適應能力是還不錯,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論是項目團隊還是公司集團工作的新員工,都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我們也是幸運的,來到公司以后有分配到老師,各個老師也會根據我的能力來安排我們上手事情,通過時間的沉淀和個人的實踐,我們在各自崗位上的工作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但最重要的還是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提高我們的實際工作技能,能夠將學習到的內容、老師教授的經驗應用到工作實踐中來,這才有利于我們來檢驗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才能出真知,一味閉門造車的確不利于我們適應工作。
還記得在來到公司以后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入職培訓,但更多的是學習其中的企業(yè)文化知識和進入職場的一些職業(yè)禮儀與職業(yè)道德的培訓,這也讓初出社會的我受益良多。
公司的培訓結束后,就是分配進入一線進行實習。剛到施工現場的我還是有一定的心理落差,覺得這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樣,并且剛好一來就是工地上最熱的幾個月,這幾個月工地上真的是“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確實是有夠辛苦的,但是工作中的氛圍讓人感覺很舒服。記得剛到三臺縣應急醫(yī)院實習的幾個月,各位同事都很熱情地幫我們安排住宿,采買必需品,他們的熱情沖淡了我心中的那份暑氣。項目也給我安排了老師,他帶我們進一步了解了現在建筑業(yè)的前景,并給我們分析了這個行業(yè)的利弊。很幸運能夠一開始就遇到這樣的老師,工作中他是我的榜樣,認真負責,做事條理清晰,腦袋里有屬于自己的一套程序,同時他也讓我逐漸樹立和確定了一個目標,并為之不懈奮斗。那之后我結束了很充實的三個月的實習期,同時我也已經從一個建筑小白到現在基本能夠完成現場的大部分工作任務,并且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還可以提出屬于自己的一些見解,但最重要的還是得通過不斷學習來提升自己。
在結束了實習期以后,我來到了綿陽的公交·南耀府項目。在這里我迎來了我的另一位老師,此時項目基本處于一個收尾狀態(tài),所以我學習的也是一些后期工程質量問題的處理以及一些收方對量的工作。其中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是進行幼兒園鋁單板收方的任務,前三天我都在對照圖紙進行計算,后面我了解到了一些關鍵節(jié)點需要對照節(jié)點圖進行計算,但由于身體原因很遺憾我沒能完成這項任務。這種獨立進行一項工作內容的爽快感是無法代替的,我也從中學習到了許多有關圖紙上的東西,收方這項任務還是應該圖紙和現場實際相結合,圖紙上看不懂的,可以到了現場以后相互印證從而解決問題,再通過思考再對自己不清楚的內容請教老師。我認為這才是學習的一個過程,很幸運能夠在這里經歷忙碌的幾個月,確實受益匪淺。
現如今,我來到了遂寧棚戶區(qū)改造項目,開始了我的新征程,在這里,我接觸了自己不熟悉的基礎工程,通過使用水準儀、GPS和全站儀,我對儀器也更加熟悉,對放線的程序和步驟也有屬于自己的心得體會,也正從小心翼翼在演變成得心應手,我也相信自己會變得越來越好。
在這一年的工作里有過苦有過累,但是我還是堅持下來了,相信自己能夠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在豐富自己建筑知識的同時完善自己腦中的建筑,爭取早日成為公司的中流砥柱!